? 中國引領全球太陽能增長 貢獻全球近半數增量
國際能源署署長法提赫·比羅爾4日在倫敦說,太陽能光伏發電在2016年首次成為增長最快的新能源。比羅爾表示這是一個“絕佳消息”。太陽能發電業務在中國欣欣向榮。圖為中國工人在檢查太陽能電池板。
? 中國煤電清潔發展與環境影響發布研討會在京召開
9月19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會同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清華大學、新華網在京召開“中國煤電清潔發展與環境影響發布研討會”。中電聯黨組成員、專職副理事長王志軒出席會議并致辭。會上,環境保護部大氣司司長劉炳江作大會致辭,中電聯發布《中國煤電清潔發展報告》,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易斌秘書長專題介紹《煤電煙氣污染控制技術與裝備發展》,清華大學賀克斌院士專題介紹《煤電排放控制與空氣質量改善》,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唐桂剛副主任專題介紹《我國燃煤電廠煙氣污染物排放監測技術》,美國環保協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張建宇、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龍輝別介紹了美國、歐洲、日本燃煤電廠大氣污染控制經驗。發布會由中電聯副秘書長兼行業發展與環境資源部主任安洪光主持。
? 系統集成規模不斷擴大 專業化多元化成發展趨勢
系統集成是指在系統工程科學方法的指導下,采用功能集成、網絡集成、軟件界面集成等多種集成技術,根據用戶需求,優化各種技術和產品,將各個分離的子系統連接成為一個完整可靠經濟和有效的整體,并使之能彼此協調工作,發揮整體效益,以達到整體性能最優。系統集成行業屬信息技術服務產業,為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為此國家出臺《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國務院關于印發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和《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等政策,從研究經費、知識產權保護、人才培養、稅收、進出口優惠、市場開發和投融資等方面給予了較為全面的政策支持;2014年8月27日,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八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到 2020 年,建成一批特色鮮明的智慧城市,聚集和輻射帶動作用大幅增強,綜合競爭優勢明顯提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務、創新社會管理、維護網絡安全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目標的實現需要信息技術服務的推動,信息技術服務產業是關系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一系列國家政策的出臺為信息技術服務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 智能建筑發展前景及瓶頸分析
智能建筑有著廣闊的發展前途和深遠的發展潛力,它給人們帶來了許多意想不到的便利,只要適應了科技進步的需要,各單位、各系統能有機地緊密結合起來并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和想象力、創造力,那么,使建筑物具有智能的“大腦”將是一個不朽的建筑主題。
? 各地電力交易模式仍處探索期
日前,重慶電力交易中心宣告成立,至此,全國范圍內已成立的電力交易中心數量達到32家。據記者統計,除廣西、福建、海南外,大陸其他省級行政區域均已成立了地方性的電力交易中心。新電改迅速推進并取得一定成果,而參與電力交易活動的各方在交易具體的操作模式上,仍處于探索階段。
? 生物質能迎紓困政策 未來5年有望新增千億投資
在此前國家能源局印發的《生物質能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截至2020年,我國將堅持分布式開發、用戶側替代、融入環保、梯級利用的原則,基本實現生物質能商業化和規模化利用,生物質能年利用量約5800萬噸標準煤。